为了诠释英语课堂教学理念,探讨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我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秀水高中开展英语“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高中人教版必修三第3单元《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阅读课教学。两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第一节课,由高一年级英语教师叶敏老师任教。叶老师的课堂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扣课题,以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体悟文本、理解文本、欣赏文本。并将文本进行有效延伸,与写作教学联系起来。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清新流畅,诗意相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在最后的环节用排比的方式对金钱的功能加以呈现,与开头设置的讨论话题进行前后呼应,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了育人价值。
第二节课,高一年级英语老师陈彦祥老师上课。陈老师在最初的环节对马克吐温的介绍比较详细,让学生对于马克·吐温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入地理解。通过对短文的讨论使学生更加了解马克·吐温及其作品,学会欣赏戏剧。在讲到主人公品质的时候,陈老师也是要求学生通过他讲的话来证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和逻辑的培养陈老师课堂注重对学生直观教学的引导,通过引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陈老师在讲课时引经据典,创造性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质疑--求证--释疑,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对课文学习进行理解与运用。
之后高一备课组的英语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评课、论课;
首先高一年级英语教师李琴雅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课
1.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本单元以“百万英镑”为话题,本节课是“热身”(Warming Up)部分,两位老师采用了一个Discussion的方式暖场,激发了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然后把戏剧的重要要素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所预知。
2.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设计清晰,通过不同活动达到对词汇、背景知识的认知以及个人观点的表达;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课堂结构安排合理,从脑力风暴,对话练习的方法由浅入深,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讲与练时间搭配合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学生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有点紧,在对话联系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就更好了。
3.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多样化且量体裁衣,优选活用,词汇教学有特点且很扎实。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上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后高一年级英语教师马丹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既指出了优点,又提到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马老师说两位教师都充分分析教材,把握英语戏剧教学的特点,注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课堂中来,如大量搜集有关本节教学的材料和资源融入到课堂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面向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的达成。在实施语言实践活动的同时,又渗透了文化意识和情感教育,有效地利用了课堂40分钟,学生觉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
但也有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在听课后的思考:
在每一个活动中,如何更有效地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尤其是那些性格不活跃和学习程度较弱的孩子。还应该经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比如陈老师这节课结束时的学生讨论部分,由于前面内容过长,导致匆忙收尾
最后高一年级英语教师何勤燕老师做了总结性的评课,何老师说两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对英语戏剧的特点和要素有个初步的了解;再通过播放视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回归课本内容,对我们学校这种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学设计很好,引导也很到位,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在分析Henry性格方面,循循善诱,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很高。最后以一首诗结尾,对比填空,进一步了解文章主题。
这次的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明确了方向,使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得以提高。“同课异构”让老师们清楚的看到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观课教师的教学思路,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我们坚信,浓厚的教研氛围,最终将使我校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 (陈彦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