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红船旁的大思政课”品牌建设,2月19日,学校德育处联合党务办、思政教研组召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围绕政策研读、体系构建、实践路径等议题进行深度碰撞。
深学细悟:把准思政一体化“指南针”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研讨会上,德育处主任徐斌彧带领大家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和重要举措。
破局立新:构建“六同”育人“坐标系”
副校长丁婷婷详细介绍了学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情况,特别指出“六同”大思政课建设聚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课三个维度,让专业课飘出“思政味”,让思政课飘来“生活香”:立足书记校长思政课、校本特色思政课等,开发“同根·同源”系列思政课程,让红色基因可触可感;积极评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推动“同心·同圆”课程思政提档升级,让课程思政有料又有味;以实践为导向,推动校外教育资源向课程转化,构建“同梦·同行”实践思政课,实现知行合一、见行见效。
集智攻坚:找准痛点打通“最后一公里”
与会教师积极发言,围绕教学资源共享、实践活动开展、特色校本资源创建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期间,思政教研组长冯蕾谈到自己在市级“守正创新 携手共进”全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培训中进行教学展示的经历,为学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党务办主任顾君表示思政教育应从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她强调只有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并结合时代特征,才能让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学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明确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实践,扎实推进校本“六同”大思政课品牌建设,打通大中小学学段壁垒,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内向融通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