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与何剑伟漫画工作室创新构建“企业出题、师生接题、市场评题”的产教协同模式,将真实商业项目嵌入教学链条,以南河浜文化为支点撬动职业教育变革,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活化开辟新径。
一、校企联合培养,让专业技能“精”起来
在“企业出题、师生接题”的实践进程中,校企双方构建深度联合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不断精进专业技能,精准掌握商业标准,实现能力跃升。
1.衍生品设计:文化赋能产业
何剑伟漫画工作室以南河浜遗址出土的崧泽文化陶器为灵感,成功孵化南河浜IP形象。在工作室指导下,师生团队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语言结合,打造涵盖文具、日用品、墙绘等文创衍生品。徐静娴同学设计的插画被大桥镇焦山门村采用并市场化,她感慨:“设计从图纸走向市场的转化过程,让我真正理解了设计原理与商业标准的结合方式。”
2.漫画上色孵化:艺术活化历史
在《穿越南河浜:天天皮皮历险记》的上色项目中,师生团队通过分层渲染、动态笔触等技术手法,赋予画面灵动质感,同时融入市场导向的色彩美学。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何剑伟评价:“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循环育人模式,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
二、携手持续精进,让成长阶梯“实”起来
校企双方始终保持紧密合作,通过持续合作优化培养体系,为学生精心打造坚实的成长阶梯。
1.校企交流:资源共享促发展
在近期举办的校企交流会上,张雨笋副校长与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专家围绕动漫专业合作模式展开深入探讨。校方重点介绍了教育资源与教学成果,强调校企合作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作用;企业方则从行业视角提出建设性意见,双方就共建实践平台达成共识。
2.项目研发:实践平台筑阶梯
校企深度合作计划联合开展产学研项目研发与常态化双向学术交流活动,在从课堂到工位的全链条贯通培养中,学生通过真实项目的历练将创意作品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商业产品,实现从行业生手到技术能手的职业化进阶。
在校企合作创新实践中,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与何剑伟漫画工作室通过真实项目驱动,探索出“学研产用”全链条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培育复合型人才,书写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的双赢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