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集团概况 >> 校史馆 >> 详细内容
情系教育终无悔 甘献热诚育人才 ——记原院办主任、离休老干部郭国康
日期:2023-12-07 14:58:28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150

情系教育终无悔  甘献热诚育人才

——记原院办主任、离休干部郭国康

俞佩忠

 

序言 生命不息 奉献不止

让我欣慰的是,在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陈院长和政协一批同志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不仅成功地在全省树立了秀水这一嘉兴教育品牌,为嘉兴人民培养了一大批中专、大专和本科人才,还积累了2.3亿元的教育资产,这在嘉兴教育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明年,秀水学院就要迎来建院30周年,希望校史办的同仁们,一定要竭尽全力写好校史,这也是对秀水30年办学历程的一个历史总结……”这是郭国康同志临终前的遗言。

2013年10月23日,是全体秀水师生一个难忘的日子,也是一个充满无限惋惜与悲痛的日子这一天,他们敬爱的嘉兴市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院办主任、离休干部郭国康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与世长辞。弥留之际,高烧40度的郭国康始终以军人的钢铁意志强支病体,还不忘嘱咐前来看望他的同事们要写好校史,并深情地交代自己的爱人——嘉兴市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院长陈善:“院长一定要注意身体!”

“他走很安详。”陈善清楚地记得丈夫在弥留之际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他交代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对已经移交政府的秀水学院,希望能够落实好教师的事业编制身份,因为他觉得学校是属于国家的,创造的财富也是国家的,秀水的老师也是千千万万嘉兴教师的一份子,应该得到公立学校的同等对待,这也是他临走前的一大愿望。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郭国康仍然不忘记自己一生眷恋的教育事业,他见证了秀水成长、发展、壮大的每一个飞跃,始终如一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的无私情怀和厚德载物的高尚情操。郭国康去世后,嘉兴市政府、市教育局其它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他生前的战友、同事、学生和家长纷纷前来送别。他的事迹令人动容,走近与郭国康朝夕相处的秀水师生,听闻他们讲述关于他的每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再一次被郭国康高尚的品德所深深震撼……

(一)

1982年,郭国康从嘉兴市冶金厂厂办主任位置上离休。

这位1949年参加革命50年代入党的离休老干部,祖籍浙江东阳。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响,唤醒了年轻的郭国康向往革命的热情1949年1月,当时还在浙江德清读师范、行将毕业的郭国康,毅然穿上军装投笔从戎,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成为实际参与和见证嘉兴解放的一个亲历者此后,郭国康留在嘉兴军分区工作,一直到1972年转业到嘉兴市冶金厂,成为企业宣传方面的厂办主任,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离休了就这样颐养天年?显然,这不符合郭国康的性格——长期以来在部队形成的严格要求自己的军人作风和强烈的为国分忧的责任感,让他停不下自己的脚步,更闲不下自己那颗为党工作的热诚的心。他认为,战争年代为国冲锋杀敌,和平时期为国培育人才,意义一样重大。凭着自己年轻时打下的师范功底和良好的书法艺术素养,目睹社会上许多年轻人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贫困不得不失学的现实,他更是心情沉重,决心重拾起自己的看家本领,一定要想办法为这些平民子弟创办一所属于他们的学校,让他们能够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将来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他的想法和身为教师的爱人陈善一拍即合。1984年秋,当时还在秀州中学教书的陈善以市政协教科文卫组组长的身份,在嘉兴市第一届政协会议期间,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下子得到科教界委员们大力支持。于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历史上第一所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固定教室、没有专职教师的“爱心、平民”业余学校——嘉兴市政协秀水学校就这样诞生了。

学校最早创办的是两个高复班,由于当时政协秀水业余学校的创办者都是在职人员,郭国康毫不犹豫地放弃几个单位的聘任,离而不休,勇挑重担,淡泊名利,甘居幕后,帮助办学。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承担起招生宣传、办公授课、后勤保障等全方位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新生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去,实现他年轻时教书育才的梦想。

没有合适的招生报名点怎么办?就放在秀州中学的传达室,要报名的学生去传达室登记一下就可以了,有时候学生跑到他在军分区宿舍的家里来报名,他觉得也没有什么不方便;没有广告经费也没有专职业务员,就自己买纸用毛笔来写招生广告,然后和大家一起拿着糨糊把广告张贴到大街小巷……

学校终于办起来了,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值班管理缺人手,老师们每周轮流值,他自己是天天来值班,放下干部架子,兼保洁工作,扫地、搬桌子一样也不拉下,工作之忘我甚至没有时间去领孙子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催生了自学考试热,秀水也办起了财会和新闻自考大专班,办学之初教材匮乏,怎么办?作为“后勤官”的郭国康又和爱人陈善一起搭上便车,去上海采购教材书籍。“那天下着雨,新华书店离停车的地方很远,他是一路边扛边停,硬是把书背了回来,一个花甲之年的离休老人,没有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着信念是很难做到的。”

如何建起属于秀水自己的良好教育场所,是秀水学校办学者最着急的问题,他与大家一起想办法、找关系、租房子。1990年,秀水在诧异的眼光中开始“租房办学”,先是租了嘉兴七中的教室,再借了航运公司幼儿园的寝室,为这所襁褓中的业余学校变为全日制学校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也开始了嘉兴民办教育的艰难起步。1994年,秀水学校经浙江大学批准市教委同意,在秀水学校建立浙江大学函授站。因为正、副站长是在职人员,他挑起整个函授站工作,从招生到教务,从聘任教师到兼学校管理工作,不怕累、不怕苦,同时对学生关爱备至,有些学生工作忙,缺课多,他把每科资料、教材送到学生手中,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终于使每个学生圆浙大梦,逐渐成为各领域里的主心

1992年,爱人正式退休并担任秀水学校的专职校长,可以腾出手来一心扑在学校事务上了作为不拿工资的校长“义务助理”办公室主任郭国康的工作劲头更大了。1996年,秀水学校在洪波路正式落成,使得“秀水”这一艘常年四处漂泊的小船,终于有了自己的港湾,他非常兴奋,恰好家里的房子要拆迁,他决心把房子搬到学校附近。于是从早到晚,以校为家,与大家共同拼搏办学校。为了1998年申办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他用了数个深夜搜集资料写报告,为学校发展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二)

他生前经常说:“我只有一个心愿,把余热献给嘉兴教育事业做一块铺路石。全心全意为学生、教师服务担任院办公室主任后,他在校务会上首先表示:“我到秀水来是义务办学作奉献,不拿工资,希望大家理解支持。”直到2000年,随学校发展,学校经济状况有了好转,才开始拿较低的工资。办学者遇到困难,学校发展碰到挫折,他总是出谋划策,帮助老伴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个人从不计较名利,有成绩、功劳,微笑地让给他人。平时,他生活简朴,对学校财产非常珍惜,不随便浪费纸笔,可是当学校缺用具时,把家里的凳子、桌子送给学校使用。他还经常把多年的离休工资,慷慨用于捐资灾区、救济他人、上缴特殊党费等。

郭国康热心公益,特别关爱秀水的每一个学生,为了使贫困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健康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他把资助贫困生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日语专业的小顾入学前一直沉默寡言,郭国康和他结对子后,两人结成了“忘年交”在他的教诲下小顾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还以全校日语第二名的成绩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小顾一直表现出色,深受好评。其实,在秀水学生眼中,和蔼可亲的郭伯伯已经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可信赖的长者他们没有任何思想代沟,可以交心一位大学生在给郭老的老人节贺卡中写道:“您的教诲,令我终身受益,惟有优异的成绩,才能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这感言表达了年青一代对他的感佩和尊敬。

在郭国康生命价值的天平上,他永远倾斜于学生。秀水学院创办之初,他就向学院决策层提出了要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真正“爱心平民学校”,而不能以营利为目的的办学主张。为了践行陶行知的爱心平民教育理念,他建议院方在招生时,不要过分计较入学学生的分数,而要把目光投向那些来自社会底层、自卑、家庭不完整的学生他说,人家学校不要的生源,作为爱心平民学校的秀水要把他们留下来。如果没有学校教育他们,听任这些还没有建立起正确世界观的孩子流入社会,他们很可能误入歧途,我们这样做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分忧解难。我们不争不为己,慢慢地社会会理解我们学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向贫困学生献爱心,他在学院设立的党员基金会和帮困基金会上多次带头五百、一千地捐款在他的倡导下,整个学院上下处处散发出浓浓的“爱心、感恩、责任、奉献”人文氛围。

(三)

 作为院办主任,郭国康潜心工作,不求名不贪利,默默无闻。处事认真又态度和蔼求真务实又低调做人,在学院师生中具有极强的亲和力,他成了老师们心中的热心人,群众工作的一把好手,许多老师有不顺和不快时总愿意“老郭”倾述。有教职工家庭条件困难、孩子和配偶没有工作,他建议安排到学院后勤部门;从衢州一中校长任上退休的汪剑虹,被延聘到新办的秀水高中从事学校管理,5年一届期满后汪校长想歇歇退养了,郭国康动之以情的真诚,又使得他留任了5年,把他的教育智慧留在了秀水学院各学校、部门招聘管理人才和教学骨干时,许多老师见到的第一个主考官就是郭老师,让人佩服的是,郭国康有一双识人的慧眼,经他手招来的无论是老师还是管理者,都具有德才兼备的特质,这是他在部队和地方上长期练就的“伯乐”本领。

那些他一手考察引进、在秀水工作得心应手人才,也为郭国康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至今仍然无法忘怀郭老师的无私、忘我真诚秀水高级中学副校长郑军亮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说:郭主任生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烙在我的心头,每每想到他,我泪眼模糊,时时充满了一种感动,感动于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感动于他淡泊名利、恪尽职守的党员风范,感动于他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崇高敬业情怀,更感动于他留给我们秀水人的那永恒的人格魅力……”而又有谁想到,他对秀水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爱心,却对自己的外孙挤不出一天的时间去看护,以至于当时2岁不到外孙因无人看护而摔伤,造成视神经伤害而落下终身残疾,这也是他从内心里深深愧对孙子的地方。

郭国康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追求,甚至到了“不惜生命”的程度,为了秀水的工作,他一天都舍不得休息,由此带给他的是积劳成疾。秀水的同事永远不会忘记,2002年,他因胆结石开刀,在医院动完手术的第三天便来上班了。2006年冬天一个下雪天,郭国康因路滑与汽车发生刮擦而摔了一跤,造成半月板受伤发炎症,不能走路,医院给他用不锈钢加固,但他也只是住了一个星期的医院,就主动来上班了。由于休息得不彻底,炎症没有得到很好控制,2012年他被查出了贫血,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稍微打针吃药看一下就又回到了同事们身边。郑军亮至今记得,郭国康当时是笑着对大家说“我没有事的,感觉没有问题。” 郑军亮这样感慨,即使是年富力强的年轻人也不可能做到这样,更何况这是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耽误了郭国康治病的良机,一年后他的病情转为骨髓综合性增生,从此一病不起才离开他心爱的岗位,直到去世。

郭国康为嘉兴民办教育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事迹,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对祖国下一代的赤诚大爱,由此得到党和政府高度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嘉兴民办教育战线上无名的勇士。

斯人已去,精神永驻!       

 

注:此文写作于2013年。

核发:admin 点击数:150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