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集团概况 >> 校史馆 >> 详细内容
一路走来,我是幸运的
日期:2023-12-09 15:33:15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71

一路走来,我是幸运的

王炳乾

 

秀水,一个对我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从一个中考失利的懵懂少年,到如今的专业教师、浙江省技术能手,这都离不开学校对我的栽培,是她的培养成就了现在的我她既是我的母校,也是我的工作单位。回顾过往,感慨万千。

初到秀水,树立目标

2005年中考结束,未能考取普高,有些许失落,但这是三年初中不够努力的结果,直到志愿填报的最后一天我才决定去哪里学、学什么。思考再三,我选择了当时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并选择来秀水中等专业学校就读,正是这一正确决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成就了现在的我。

记得到学校报到当天,看到学校条件与预期有一点差距,条件比较艰苦,心里或多或少有那么点遗憾,但那个条件不太理想的校区成为了我日后技能提升的主阵地——梁林校区。

我一直说自己是幸运的,到秀水我遇到了一个好班主任,一帮负责任的老师,兢兢业业的老专家团队,严肃且处处关心学生的校长,当然还少不了优秀的学长,正是这一系列因素,促使我树立目标,重新燃起学习斗志,力争学好专业技能。通过老师的培养及自身努力,我的成绩稳定在班级前茅,重新树立了学习信心。学校为我打下的扎实基础,使我日后能够参加技能集训,成为竞赛选手为校争光。

抓住机遇,蝶变跃升

2007年暑假,我幸运被选入集训团队,通过团队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自身对专业的爱好,选拔,进入下一轮集训,于是信心倍增。2008年初,班主任通知我到梁林校区报到,参加技能强化训练,并鼓励我们要好好训练,争取参加比赛,为校争光。

回到梁林校区,得知将在我们中间选拔两名选手参加浙江省数控大赛,异常兴奋,并暗下决心。在日常训练中,我们得到了指导教师戚老师、罗老师的悉心指导,专家团队精准把脉陈校长的精神鼓舞,我们的技能逐步提升,我也在同批同学中稳步前进,通过多次考核,我被选定为参赛选手之一。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这个令全国人民都刻骨铭心的日子,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天正好是我参加浙江省华盛鑫泰杯数控技能大赛实操比赛的日子,赛场上我稳定发挥,较好完成了竞赛项目,从现场裁判中得知我的加工量也是前的,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指导老师和专家们的分析,认为成绩不会太差,应该能够获得一个二等奖。至今还记得闭幕式宣布成绩时的紧张心情,由于二、三等奖都没有报到我们学校和我的名字,心中顿时感觉不安,忐忑万分。当主持人宣读“一等奖嘉兴市秀水……”,老师们都沸腾了,我的心情也异常激动,这突破了我的预期目标,成功进入国赛。这也是嘉兴地区首次入围国赛,充分体现了学校在陈院长的正确领导老师们共同努力下,秀水技能教学又有了新突破。

我是幸运的,当年不光有第三届全国数控大赛,而且教育部组织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能够代表省队、代表学校参赛。当时的秀水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比赛设备都与公办院校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陈善院长为了支持我们的比赛,多次与专家团队进行一次次的商讨,具体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同时也一次次的亲临现场关心我的训练情况和身心状态。我记得她每次来时总是带着亲切的笑容,说着鼓励我的话,让我更坚定了为自己争气为秀水争的决心。对我们提出的任何与竞赛相关的要求,陈院长总是“支持”二字顶着巨大的压力,力排众议,全力支持此项比赛,从设备到刀具到人员后勤,全部配备了最好的,力求我在比赛中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力求我在竞赛中不输人也不输阵。

为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竞赛,实现训练设备与竞赛设备一致,学校及时采购了一台数控铣床作为训练设备,目的是为能在国赛取得优异成绩。通过省队集训及学校整个团队的努力,我的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一个月后天津获得全国二等奖。在整个训练及参赛过程中,学校的每个老师都体现出了“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艰苦拼搏、共创辉煌”的秀水精神,尤其是以陈德贤老师为首的专家团队,更是不顾年迈的身体,悉心指导,甚至一同帮助做后勤等工作他们的付出竞赛提供了坚强保障,更是一道特殊的风景线。由于竞赛题目与预期难度有较大差距,最终获得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结束,我们随即进入了第三届全国数控大赛的备赛阶段值酷暑,整个团队都以提升竞赛技能水平为目标,指导教师全程陪同,团队成员同吃同住,共同研究每一程序专家们废寝忘食针出谋划策,陈德贤老师负责数控专业理论,徐维玲老师和陈义承老师专门针对零件加工工艺、加工质量等方面进行辅导,陈德麟校长协同负责后勤的老师们从生活上进行关心,精神上进行鼓舞回想当时的场景,虽然训练辛苦,但却非常自豪,也倍感幸福。10月,来到大连赛场,我们遇到了最不想遇到的问题,刚开始比赛遭遇难题,导致后面所有的加工策略都要有所调整,虽然基本完成了零件加工,但还是留有遗憾,因此心有不甘。一个月后,当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记忆犹新,那天正在家中帮着父母干农活,接到老师的电话,被告知成绩为第六名,既感到幸运又感到懊恼心想,如果没有竞赛中的失误,成绩一定能够更好,因为根据竞赛文件,获得前五名的选手能前往人民大会堂授奖,并能破格晋升技师职业资格,这是我参加此次竞赛最大的遗憾,未能给学校和自己赢得更高的荣誉是竞赛的另一种魅力吧。

虽有遗憾,但学校领导还是给予了肯定和奖励,父亲也受邀参加学校组织的表彰大会,从他的眼中看得出欣慰和骄傲,以及对学校的感激。我个人因为参加数控大赛,在技能上有了较大的提升,破格颁发高级工职业资格,为我日后留校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我要感恩母校,感谢所有培养我的老师们是他们的付出,把我推向前台,荣誉应该属于整个团队的每一位老师。

角色转换,幸福从教

2009年,在陈德麟校长的推荐下,陈善院长向我抛出了橄榄枝,给了我留校任教的机会。记得当时班主任潘老师告知我“陈校长给你争取了留校实习的机会,要好好把握……”心情十分激动,心怀感恩,下定决心要认真对待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来回馈学校对我的培养。陈校长常激励我们说“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虽然我通过学校培养,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教学岗位上却是从零开始,我时刻记着前辈们的教导,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2009年2月起,我留校后的主要工作还是与技能竞赛息息相关,变化的是我从竞赛选手转变成了一名指导老师竞赛教练的第一年,在主教练戚加敏老师的带领专家团队的辅导陈院长陈校长的关心下逐步成长,指导的学生在当年的嘉兴市技能节上摘取了金牌,顺利进入省赛,并获得省级二等奖。这一成绩的取得大大提升了我作为竞赛教练的信心,陈校长与陈德贤老师经常到实训室鼓励我,并时常提醒我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将竞赛经验传授给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心理辅导由于前辈们的关心和指导,以及学校在各方面对我的培养,我的教学工作稳步前行,教学成效逐步显现。

前辈助力,逐步成长

在这么多年的竞赛教练岗位上,我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学习,因为我始终知道时代的变化行业的变化,都会给每年的竞赛带来很多的改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紧跟教育发展步伐,才不至于被抛弃秉持着这样的心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担任过数控铣加工技术、浙江省特色项目CAXA制造工程师竞赛、数控综合技术应用、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等竞赛教练,在竞赛教练的岗位上一直努力前行。据不完全统计,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国家级、省、市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5项,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培养的学生吴晓杰、魏正华参加嘉兴市职工技术技能竞赛铣工项目均获得一等奖,被授予“嘉兴市技术操作能手”,其中吴晓杰还被评为“平湖市首席技师”“2018年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优秀技能人才”,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我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果,以及学校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

2014年是我担任教师以来的又一次突破在学校的支持下,我参加了当年的全国数控大赛浙江省选拔赛教师组数控铣工竞赛项目。报名参赛时,我便树立目标,冲击省赛一等奖,争取获得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为能够达成目标,在完成正常教学工作之余,加班加点进行训练,可能提高操作熟练度,以及竞赛技巧等陈校长更是多次鼓励我要把握机会,陈德贤老师也时常到车间与我沟通、交流,从各方面给予我支持,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最终在省赛中如愿获得了教师组一等奖,取得了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同时也为后期申嘉兴市高端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条件。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老教师,不但需要过硬的技能水平,更需要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陈院长时常语重心长关心我们留校教师的成长因为有老一辈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我才能一步步成长,有幸参加国家级培训项目、省级金蓝领培训以及各类教学培训等这些培训帮助我提高教育教学能力。2013年我顺利取得教师资格证书,2014年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018年评上中级职称,2019年评为嘉兴市属级中小学教坛新秀,2020年认定为嘉兴市级高端人才,2021年参加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获得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我们教师发展的重视,离不开陈院长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关怀,离不开陈校长、李校长等老一辈领导对我们的关心,还有诸多同事的帮助和付出。

教育科研要与教学实际结合,这几年我认识到作为教师,要学会总结、撰写论文,不但要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更要沉下心来发现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去总结问题,寻求解决方法,促进教学工作更好推进,因此我积极请教同事、前辈,开始撰写论文,尝试研究课题目前研究课题6项,2项获优秀成果奖;撰写论文及教学案例获市级一等奖3二等奖3项;申报专利3项。学无止境,我还需要向优秀教师学习,争取在各方面有新的提升和突破。

2016年9月我开始担任班主任,同时兼任教研组长,新的工作岗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上我积极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优秀班主取经,加强与学生交流。陈校长时常向我们传授他的班级管理经验,他深入学生群体关爱学生的做法给我启发最大2016学生通过努力100%顺利考入大专,同时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校争得了荣誉,也为他们就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在教研组长岗位,我带领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在各级各类教科研竞赛、学生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诸多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机械教研组多次评为优秀教研组。

2021年8月起担任机电系实训副主任一职,分管机电系技能竞赛相关工作,职务的调整是陈院长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与肯定,我将更加努力,秉承“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艰苦拼搏、共创辉煌”的十六字秀水精神,继续砥砺前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一路走来,我是幸运的每一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忘不了陈院长、陈校长等老一辈领导对我呵护忘不了陈德贤、陈义承、徐维玲三位老专家对我的教诲忘不了曾经的班主任和老师们给予我知识、技能,忘不了领导、系领导及同事们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今天,惟有努力工作,做出更多成绩,才能回报大家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核发:admin 点击数:71收藏本页